“现在主水管道的迁改进程怎么样了?”
“后面几天可能有雨,土方挖了多少方了,现在?”
“桩基和承台进度还得抓紧,现在有什么困难?”
......
来到G524相城段项目工地,一下车,胡漳敏就向项目负责人连问了好几个问题。像这样的现场办公会,胡漳敏已经记不清开了多少次了,但每一个工程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,他都了然于心。
胡漳敏今年38岁,是相城区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,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已经干了16个年头。“干练”、“专业”,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。
G524相城区段改造工程自2018年开工以来已经完成了部分桥梁桩基和项目结构施工,同时道路管线施工也正在有序展开。
年关将近,工人们将在一周后陆续放假回家。眼下两个迁改工程的施工进度成了胡漳敏最操心的事情:一个是工地的主水管道迁改工程,另一个是11万伏高压线迁改工程。按照时间节点,在过年之前,主水管道工程必须迁改完工。同时,11万伏高压线迁改工程施工队必须在年前进场施工。
受到阴雨天气的影响,土方作业进度放缓,整个管道迁改工程也会受到影响。“现在我们与时间赛跑,创造施工条件保证进度。”目前,胡漳敏与水务公司协调后,已经确定了迁改方案,施工队伍已经进场施工。“高压线的迁改影响面较大,目前跟供电公司刚刚确定了迁改方案,正在协调进场施工的事宜。”
在整个相城区,胡漳敏负责的项目有20多个。如果说起胡漳敏每天的工作作息时间,倒也是十分“简单”——在办公室处理1个小时工作,其余时间都在工地。也常有人跟他开玩笑,“抓全面的还需要在工地趟泥水吗?”
当看苏州记者也问及这个问题时,胡漳敏微微一笑,随即列出了他在相城区负责的所有项目,大大小小有20多个。“即使每天挨个跑,这些项目都跑不完。”他说,要想做好一名工程人,就得有个好脚力,“只听汇报,那会出问题!”
为了保持路面畅通,G524项目开工前需要做好交通疏导方案,设置为期一年的临时通行道路。按照传统惯例,这条临时通行道路要建成双向6车道。
不过,胡漳敏和团队并没有按照惯例先去现场丈量数据设计方案,而是跑到了交警部门去查看监控,再到高速路口去查看车流。当时,他的这一“反常行为”令不少人难以理解。
直到一个月后,胡漳敏和团队拿出了附着大量调查数据的设计方案时,大家才明白过来。“我们详细测算了经过这条路段的车流数据发现,影响交通的最大因素是货车。所以,只要禁止货车通行,临时通行道路就可以建设成双向4车道。”
最后,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。这条临时通行道路建设工程也因此节省了5000万元的投资费用。
“我跟你们记者一样,只有深入现场,了解实际情况,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。”胡漳敏笑着对看苏州记者说到。
大学毕业后,胡漳敏就留在了苏州从事道路市政工程建设。从内环到中环,从有轨电车到春申湖路,他参与了苏州很多重点工程的建设,见证了苏州交通的发展。“不论是建设管理标准还是施工工法以及管控的手段,这些年都有质的飞越。我个人也在苏州交通工程的建设中得到了成长。”
目前,苏州正在积极开展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。相城区三年行动计划也翻开了新的篇章。“到很多城市去考察后发现,苏州的交通建设在全国都是领先的,很多工程都具有标杆意义。”胡漳敏说,每次想到这些,自己都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,“小到一根钢筋,大到一个工程,打磨每一个细节,攻关每一个难题,才能打造出色的作品。”
喜庆祥和的都市和紧张忙碌的工地被一道道围挡隔离开来。在围挡里,阶段性工程陆续清零,新的计划也随之启动。“没时间考虑过年的事儿。”胡漳敏笑了笑。
胡漳敏的老家在江西吉安。因为买不到车票,每次回家过年,他都得带着妻子和孩子开车回去。900公里,12个小时车程,虽然很累,但胡漳敏很享受这段旅程。“这是我一年里最重要的出行,不是外出,是归途。”
最近一段时间,胡漳敏经常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。“叮嘱我注意休息。其实我心里也清楚,他们就是想问我今年回不回去。挺想回家的,但今年,我还真不能确定。”
胡漳敏说,因为有不少工程是在年底开工的,自己还得在年前将每一个工地再跑一遍,对阶段性工程进行盘点总结,制定年后的施工计划。“时间比较紧,可能还得利用假期的时间修改。”
相对于工程计划的缜密,过年的安排总显得草率和充满不确定,“习惯了。”采访结束后,胡漳敏又赶往了下一个工地。
编辑:赵海云
本文章转载于看苏州,如涉及文章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